在青铜器的分期研究中间,周穆王时器物特点的深入探索,目前还是一个需要着重开展的课题。我们可以看到,有些穆王时器在若干方面仍沿袭早期的传统,著名的班簋便是很典型的例子。
班簋班簋旧藏清宫,曾3收入乾隆时编的《西清古鉴》,有190多字铭文,前人多认为时代属于周初。严可均《全上古三代文》甚至在簋铭第二行“王”字上添了一个“成”字。后来于省吾、杨树达两先生根据《穆天子传》书里有人名毛班,指出簋实际是穆王时器。近年陆续出土的一些青铜器,纹饰、形制与班簋相似的,都在穆王前后,证明穆王说是正确的。不过这件簋的文字实在古雅,语句不少处类似周初文献,过去误以为成王时也有其道理。
编钟 网络照片又有一些穆王时器,显然是后世风格的先声,一个例子是不久前国家博物馆入藏的簋。这件簋器形近似穆王时的簋,花纹类同穆王时的丰尊,但其铭文的册命格式却和较晚的器物一致。再推算簋铭的历日,也与穆王时其他青铜器吻合,而不合于后面的恭王。班簋和簋这两个例子告诉大家,穆王的时候确是青铜器转型的关口,作为西周中期的开端是合宜的。
周穆王 网络图片西周中期青铜器已经与商代和周初有很大的不同。具体来说,最突出的有这样几点:
在器种方面,是酒器的显著减少。史书记载,商代朝野普遍有饮酒的风气盛煌测速网站,特别到商末,王公贵族严重腐化,相率酗酒,加速了王朝的覆亡。周朝建立后有鉴于此,曾颁布限制饮酒的《酒诰》,至今保存在《尚书》之中。
西周 瓦纹簋 宝鸡贾村公社出土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
康王二十三年时的大盂鼎铭文,还专门提到限酒的问题。不过,西周早期器物中的酒器,比例还是较大的,到了中期就大为减少,比如商至周初常见的尊、卣、方彝、觯、觥、觚、爵、斝等,都已走向消亡。后来文献中所见,如孔子说的“觚”,已经不是这里讲的青铜器物了。
环带纹簋(其一)春秋凤翔县出土中期兴起的器种,食器的簠、乐器的编钟,最引人注意,而且很快成为流行的器物。
簠与都是长方形有盖,又都是用来盛黍稷稻粱之类食品的,但其来源实不相同。簠的形制估计是来自竹编器,而则系自圆形的簋改变而成。
秦公镈 春秋1978年宝鸡县太公庙出土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
钟在西周早期后段开始出现,它和商代已有的镈一样,是口朝下悬挂的,又同铙一样有柱形的甬,而且是几件成组,便于敲击演奏,堪称乐器发展中的重大进步。至西周晚期,如山西曲沃北赵晋侯墓地出土的晋侯苏编钟,已有二组16件的规模。
窃曲纹饰窃曲纹饰在纹饰方面,西周中期以下青铜器的特点,是朴质化和图案化。从商代流行到周初的那种充满神秘意味的花纹,逐渐凝固为单纯而多重复的图形。在商代前期曾经常见的带状花纹,这时又重新占据了多数的地位。
窃曲纹饰窃曲纹饰窃曲纹的出现,可以说是当时纹饰演变中具有代表性的事件。《吕氏春秋》的《先识篇》云:“周鼎有窃曲,状甚长,上下皆曲”,自宋代著录以来所称窃曲纹,正是这样一种花纹。窃曲纹有好多类型,仔细辨认,有的可能源于夔纹,有的可能源于鸟纹,而其身首爪眼等等都消失看不出来了。
本文摘选自《紫禁城》2009年08月刊《青铜器入门之八》原文作者:李学勤
举报/反馈